近年来,合肥市财政聚焦研发、交易、转化、应用等关键环节,持续支持我市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鼓励中试平台建设运营,支持科技成果验证
2023年投入0.15亿元,支持中试平台(基地)建设运营。鼓励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围绕前沿产品创制、概念产品试制、产学研联合攻关等中试需求,对科技成果提供开放式的成果熟化、二次开发、工程化和工艺化中试服务。按投资额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推动多家单位建设中试基地,覆盖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现代农业等10个细分产业领域,建设配置了近20万平方米中试服务场地,拥有超5000台总价值近6亿元的中试服务设备,聚集900余人的中试服务队伍,服务企业近千家。鼓励中试平台(基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中试服务,按服务收入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有效推动7家中试基地对90项科技成果提供系统性中试,帮助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实现服务性收入近3000万元。
全方位支持成果交易,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2023年投入0.36亿元,对成果转化输出方、吸纳方、中介方全面支持。对技术经理(纪)人、技术转移机构促成交易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100万元奖励;同时按照企业技术合同登记额给予50万元奖补。2023年,我市完成技术合同登记吸纳输出总额1269.39亿元,同比增长17.1%,交易总额稳居全省第一。支持8家高校院所等对外输出126项应用型科技成果并在肥实现转化,支持19家企业购买科技成果在肥实现转化,带动吸纳技术成果就地转化实际成交额0.88亿元。
多举措支持科技成果应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示范应用场景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近两年投入0.36亿元,支持22家企业建设“三新”优质示范应用场景项目,带动企业投资超过1.32亿元。对省级“三首”产品分别给予研制单位、应用企业最高300万元奖励,2023年投入0.83亿元支持129个省级“三首”产品应用。依法支持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带头应用“三新”“三首”产品,自“徽采云”电子卖场上线以来,全市各单位通过电子卖场“三首产品馆”下达订单27笔,涉及资金总额1046.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