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最新动态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打造“创新之都”
发布时间:2018-11-01    阅读次数:

 

  构建创新创业产业联动发展生态、促进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促进军民融合、发展高质量战新产业;从专利数据比较探索我市科技成果转化路径……1030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市政协委员资政会召开。市政协委员围绕我市“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本地产业化”,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加快专利转化率 激发创新发展潜力

  专利的申请、授权和转化情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合肥经济总量虽不及武汉、杭州、南京,但作为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我市财政对专利奖励资金投入与上述三市相比较高,但发展潜力仍有待开发。”市政协委员郑舫挺建议,目前全国已有16个城市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城市”牌子,建议我市成立由市级领导牵头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城市申报委员会,按照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城市服务体系建设的指标要求,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为打造“创新之都”再添助力。

  郑舫挺建议,建设合肥市高校院所专利转化网,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帮助高校院所批量创造适合我市产业需求、实用性强的高价值专利包,企业也可以通过这张网向高校院所发布技术需求。此外,建设一个规范的专利交易场所,编制交易标准,培养专门的技术经纪队伍,提高专利支持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设立专利基金降低转化承担者的风险,激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专利转化。

  构建创新创业平台 筑造“金窝”引凤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合肥正加快“四个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现代产业创新和政策支持体系、聚力打造人才高地,构建统筹互助的长三角创新平台共同体,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对此,市政协委员于振中认为,我市在“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本地产业化”方面仍存在着各类创新平台功能定位、发展模式不明晰,高层次创新创业和管理人才难寻易失,创新端的科研项目与产业端的市场及企业需求存在供需对接不畅等问题。他建议,要从市级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围绕构建“创新—创业—产业”生态圈,对各创新平台进行功能界定和类型划分。

  同时,他建议制定多种人才优惠政策,打造“请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动力源。由政府搭桥,以政策引领,鼓励和促成创新平台、创业平台、产业平台之间形成有机衔接和资源互补的平台集群。切实保障人才安居、优化职称申报政策、帮解人才子女义务教育难题、为高端人才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

  促进军民融合 发展高质量战新产业

  创新是合肥最靓丽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在发展战新产业方面,合肥全面开展“三重一创”建设,以打造“产业集群”为路径,实现产业创新。同时,在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战新产业领域较为相近,产业布局发展竞争较为激烈。对此,合肥还有哪些优势可以挖掘?

  “近年来,中国电科38所探索激励约束机制,依托核心技术能力,通过不断的军工技术民用化,持续发展产业。2017年收入规模达119亿元,上交税收超亿元。”市政协相关调研组成员万静龙说道。

  他建议,重视并挖掘本地军民融合产业优势,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区,如加快组建合肥市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为本地军民融合企业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此外,万静龙还建议省市政府对接有关部委和央企集团总部,商谈促进全创改政策在驻皖央企全面落实,更好释放一批在皖央企活力。在科技成果奖励方面,由在皖单位参照全创改政策负责分配。灵活运用股权、分红权方式,在奖励产业化团队的同时,也奖励其他相关在职科技人员包括有实际参与的干部,奖励总额不受工资总额限制/